關于孟臣壺的介紹與鑒別
文丨砂海墨韻
說到孟臣壺,相信許多壺友都聽到過,對于喜愛朱泥的壺友來說,可能手里都有這么一把孟臣壺。
那么你對孟臣壺到底了解多少,又或者想要知道如何鑒別孟臣老壺嗎?
今天有與大家來聊一聊朱泥孟臣壺。
孟臣之名
孟臣其實是人名,全名為惠孟臣,乃是明清時期的制壺好手,尤以朱泥作品為最。
▲孟臣水平
其工藝手法洗練,富節奏感,尤其是壺的流嘴,不論長或短,均挺俊勁拔,有著與眾不同的鮮明特色。
壺體光澤瑩潤,胎薄輕巧,線條圓轉流暢,成為孟臣壺突出的風格特征。
▲孟臣水平
孟臣所制水平流嘴的朱泥小壺,特別適合于飲功夫茶,也因而風靡南國,其時有『壺必孟臣』一說。
▲朱泥水平
孟臣款朱泥壺后來逐漸成為水平壺的代名詞,歷代紫砂藝人摹作不絕如縷,且皆多以孟臣為款,精品代出,以致如今孟臣此款已經不是作為作者的款識,而是作為一種壺型款式、品牌流傳開了。
孟臣部分用印
▲宜興孟臣、荊溪孟臣印
▲孟臣詩句刻印
孟臣鑒別
孟臣壺其名已經成為一種款式,從明清時期的到現在的款都有,那關于如何鑒別、斷代老壺,下面列出四點,以供壺友分辨:
▲孟臣壺 明末清初
①形制大小。晚明的小壺并不小,很少有低于140毫升的,容量極小的小品款,大部分是清末以后的作品。
②做工的精細。孟臣壺以『渾樸工致兼而有之』,不大可能過于精工。清初壺內底面均不以竹刀修刮,嘉、道以后壺內才以竹刀修刮。
▲孟臣壺 清早期
③蓋唇的長短。道光以前壺的蓋唇不長,朱泥蓋內有“水平”字樣,最早的為道光十三年。
④ 清初早期的小壺,把圈的位置較高,有向上提的感覺。
注:以上參考自徐秀棠先生語
▲孟臣原作
惠孟臣已經離去數百年了,而落了他的款的孟臣壺卻仍不斷出現。
壺反而比作者長壽多了,或者說,因為孟臣壺,惠孟臣的紫砂藝術精神,一直還延續著。
贏得生前身后名。